正安县委党校始终坚持抓改革促教学、抓管理提效能,加强课程开发、科研咨政、干部培训,加快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突出主业主课,提升培训实效,彰显为党育才主渠道作用。
在教学安排上突出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加强教育培训过程管理,完善教与研、教与学、学与考、学与用的管理制度,健全课程开发机制、教学评价制度、试讲制度,建立班级和小组讨论检查制度、教学反馈和通报制度,落实主体班学员培训成效考核机制,强化培训实效。不断强化课程开发,充分利用正安创建国家级吉他文化产业园示范园区、尹珍务本堂、乡村振兴示范点等文化产业资源,将开放办学打造成为全省党校系统特色亮点。创新“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主动对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充分利用好县内市坪乡旅游扶贫研学基地、九道水吉他研学基地、土坪镇人才振兴示范基地、班竹镇上坝知青部落等干部教育研学基地,主动承接省市党校下派干部教育培训班次,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效果。
坚持科研强校,服务决策咨询,彰显党校为党献策价值。
加强思想引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开展教学、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三者互为支撑、相互转化,实现教学过程、科研过程和决策咨询服务过程的有机统一。教学决定生存、科研决定水平、决策咨询决定地位。坚持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基础、决策咨询为支撑,扎实推进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强化课题研究。与党委政策研究部门和政府主要职能部门密切联系合作,主动贴近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的教学科研一体化原则,将理论学术研究与实际问题研究相结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总结基层干部群众创造的经验,获取客观全面、真实可信的第一手材料。
整合多方资源。与学员合作,充分利用学员资源优势,整合校内外资源,对重点课题、重大问题实行集体攻关;加强党校系统内合作,发挥系统的资源优势并不断尝试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把新型智库建设纳入事业规划,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健全激励机制。制定《科研课题管理与经费资助办法》等制度,不断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规范科研经费管理与报销审批制度,确保教学有激励,科研有资助,不断提高科研咨政水平。
正安县委党校近年来在课程开发、科研咨政、干部培训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批科研成果入选全市全省精品课和金牌课程,得到上级有关部门领导的点赞,并向正安县委党校发了贺信。此外,《小吉他弹出乡村振兴美好乐章》入选遵义市干部教育培训好课程,《“家门口的农业大学”打造一支“不走的乡村振兴工作队”—正安新时代青年农民学校“导师制”群众工作法的探索与实践》入选遵义市干部教育培训达标课程,《公务员心理健康与调适》入选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达标课程。科研咨政方面近年来申报课题省社科联2项、省党建研究会2项、省委党校2项、市委党校2项、市决策咨询课题6项,其中立项3项,已完成课题5项,发表教学科研文章共计8篇。近年来举办各级各类培训38期3260多人次,承办新时代大讲堂培训27期680余人次,接待党员干部警示教育128场3000多人次。
正安县委党校:加强提升育才培训能力 科研强校彰显献策价值
上一篇:坪山交警少年警营培训活动举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