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当代中国百名建筑师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国家注册规划师
香港执业建筑师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传统建筑分会副会长
住建部部级优秀设计评委会专家委员
住建部“广厦奖”评委会专家委员
山东省工程设计大师
济南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委员
山东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客座教授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这样炼成的
不久前,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荣膺第九批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的人员名单,山东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建筑师申作伟名列其中,成为山东省建筑设计行业首位荣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的大师。《联合日报》对申作伟大师进行了专题报道,此为全文转载,以现大师风采。
申作伟出生在古城临沂的一个书香之家,受家庭文化的熏陶,他从小天资聪明,勤奋好学,对楼房之类的建筑尤其感兴趣。临沂城中古老干净的青石板路、高高翘起的门楼、宽宽伸展的屋檐,常常让少年时期的他手执画笔、留连忘返,是引导他走向建筑设计大师之路的最初路标。
1981年,申作伟如愿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建筑工程学院,攻读城市规划专业。对建筑设计浓厚的兴趣让他在知识的殿堂中如鱼得水,大学期间,他几乎跑遍了济南,把大街小巷的古建筑画了个遍。这些厚厚的画稿在他脑中慢慢沉淀,酝酿成了日夜涌动的灵感,等待一个喷薄而出的机会,直到大三时,报纸上一份全国建筑设计大赛的征稿通知将它们彻底点燃。申作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是一个被同学爽约了的暑假,原本几个人的设计小组,只剩下他独自奋战的身影。闷热的夏天里,黑漆漆的宿舍楼中只有他的宿舍亮着一盏夜灯。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为了抵抗蚊子的叮咬,近四十度的高温中仍穿着秋衣秋裤,没黑没白地写了画、画了写,到18天后交稿时,整整瘦了20斤。功夫不负有心人,申作伟的作品在这场全国比赛中名列第十,获得了三等奖,他也因此成为当时山东建工学院在校生获得全国性大奖的第一人。自此之后,他先后5次参加全国级的设计比赛,捧回奖项7个,成了设计赛场上攻无不克的常胜将军。
毕业之后,申作伟回到故乡临沂,进入临沂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由于成绩出色,短短8年时间,他就升任临沂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临沂市规划局副局长。由于业务突出,1997年初,34岁的申作伟又被提拔到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任院长兼总建筑师。如果沿着这条众人羡慕的坦途走下去,规划设计部门会增添一名能干有为的官员,但建筑设计领域却要损失一位闻名领域的大师。
走上领导岗位后,由于行政事务缠身,申作伟离心爱的设计工作越来越远,但他对建筑设计的热爱始终未变,想用优秀建筑作品来展现生命价值的初心始终未变。每当夜深人静时,自省俗务缠身的一天,看看高搁蒙尘的画笔,生命流逝的痛苦常令他寝食难安。回顾多年的工作经历,最令他喜悦的从来就不是职务的升迁,而是那些灵感迸发的时刻、作品完成的兴奋,和设计落地的成就感。
为了心无旁骛地追寻内心的热爱,1998年10月,申作伟终于克服了内心的彷徨,把一纸辞职书放到了相关领导的桌子上,毅然决然挂冠而去,闯进了风高浪险的创业大潮,从一位受人尊敬的省级规划设计院院长变成一名自担风险、自谋出路的“个体户”,在济南注册成立了大卫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我骨子里太喜欢建筑设计了,不想被事务性工作影响。”申作伟说,“我的最大快乐就是梦想实现,为了自己的梦想,放弃院长位子,我觉得值。”
创业梦想照进现实后,申作伟用真诚的沟通和过硬的设计能力作为“敲门砖”,逐步打破了当时社会对民营设计企业的怀疑,打开了市场,打响了名声,创业之路也越走越宽。大卫国际在他的带领下,成为山东民营建筑设计公司中第一个获得甲级建筑设计资质的公司,是摘取国家设计金奖1项、全国优秀设计奖60项、省级优秀设计奖200多项的强者,更是从全国十万多家建筑设计企业中脱颖而出的“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强名院”。
龙奥金座设计项目
文化,是申作伟设计情怀的寄托,也是他撬动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桂冠的“阿基米德支点”。每次去广州和上海,申作伟都会长久坐在南越王墓和上海商城对面,感悟设计大师莫伯治先生和波特曼先生的经典之作,在静谧与光明之间探寻中国建筑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之路。他是中国较早提出“新中式建筑”设计理念的梦想家,也是成功把国人传统的居住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的实干者。
早在2003年拿下北京温榆河畔一个别墅项目的设计权时,申作伟心里就升腾着一种把自己多年来探索的“新中式建筑”理念变成现实的冲动。在他看来,现代中国建筑应该具有现代化与中国化的双重属性,是建立于中国本土、植根于中国文化,适应现代中国人生活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建筑。他把这种理解用心中巧思具化成一座座美丽宜人的院落,也就是后来为他赢来“中国人文珍品大院”“新本土居住建筑珍品大院”、建设部优秀勘察设计一等奖和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等诸多荣誉的“优山美地·东韵”住宅区。
北京“优山美地 · 东韵住宅区”设计项目
从这种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坚定的文化自信中,申作伟找到了自己的大师之路。他后来陆续设计的“长沙大汉·汉园”项目以兼容并蓄的汉代风貌,荣获全国优秀设计一等奖;主创的湖北武汉山水龙城、临沂曦园、甘肃兰州黄河天街民族文化城市综合体等,无不蕴含民族文化的传统韵味与地域特色,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时代风貌,成为一个个“新中式建筑”的经典案例。在理论方面,他出版了《新中式建筑探索与实践》、《新中式建筑设计创作之道》、《申度筑境》等专著,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建筑学报》发表论文10余篇,成为国内新中式建筑设计的领军人物。
湖南大汉·汉园设计项目
湖北武汉山水龙城设计项目
“我的工作不是设计建筑,而是设计生活环境。”这是申作伟给自己和他的设计师们制定的信条,也是他一贯的设计匠心。当初在设计济南鲁能康桥项目时,申作伟感到周围环境噪杂,山、水等自然景观依赖性差,优美指数一般。通过实地勘察,他发现项目区内有一条废弃的水沟,水沟的水脉与五龙潭相连,顿时来了灵感:何不疏通水沟,引来五龙潭泉水,让居民亲水而居?在济南,泉水是居民的最爱,也是这座城市的灵魂。这一水激活了鲁能康桥,不仅得到了开发商的极大赞许,也得到了市场热情追捧,项目建成后一度被市民认定为该区内的最佳民居社区。
一个好的城市建筑设计,不仅是对城市环境的适应与美化,更是对城市文化的累积与延续。在设计鲁能中心项目时,申作伟没有用“势与大师比高低”的心态和旁边的山东电力大厦和百年德式汇丰银行建筑比大比高,而是充分考虑该区域高层建筑密布、视野受限的特点,以裙楼设计方案,将鲁能中心设计为“配角”,在视角上构筑了一个百年德式小楼、雄伟电力大厦和别致鲁能中心三者高低错落,疏密得当的安排,让穿行于此的人们不仅没有压迫感,而且预留出的小广场增添了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节奏感。这一尊重历史、浑然天成的匠心设计于2003 年获得山东省优秀设计一等奖。
除了在设计风格上返璞归真,在绿色建筑领域,申作伟同样顺应新时代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索。其代表作“山东省绿色节能示范项目”、“济南龙奥金座”等三星级节能建筑,获建设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设计大奖”,成为国内绿色节能建筑的代表作品,研究设计的“亚复式住宅户型”“一种退台式花园洋房”等更是获得国家专利。在公共建筑设计方面,他敢于站在城市设计的高度挑战技术难题,设计济南银丰财富中心、临沂大学图书馆等建筑,完美融入城市空间,成为当地城市设计的地标性建筑。
临沂大学图书馆设计项目 01
从别出心裁的“鲁能中心”,到气势恢宏的“青岛财富中心”;从泉水叮咚的“鲁能康桥”,到诗意盎然的“长沙大汉·汉园”;从依山而居的“领秀城”,到温馨浪漫的银丰公馆……申作伟正是这样,以技臻至善的匠人之心为原点,前行在自己的大师之路上。
青岛财富中心设计项目
湖南大汉汉学院设计项目
二十年创业风云仿佛一瞬。申作伟的成就与贡献,也得到了业内和学术界的充分认可与高度评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是中国工程勘察设计行业的最高荣誉称号,也是对申作伟在建筑设计领域深研近40年的最好注解。
来源:大卫国际建筑设计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