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在校年青人设计飞机,并为自己赢得了达索系统的直接面试机会

2018年12月21日,首届AERO-DESIGN创新型民用飞行器设计大赛决赛暨达索系统青年设计师文化交流论坛,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陈文亮、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刘丽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资深信息化专家刘俊堂、中央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系主任王选政、达索系统渠道技术总监及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冯升华、达索系统CATIA品牌销售总监包大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2018 年 12 月 21 日, 首届 AERO-DESIGN 创新型民用飞行器设计大赛决赛暨达索系统青年设计师文化交流论坛, 在上海大学隆重举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党委书记陈文亮、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刘丽兰、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资深信息化专家刘俊堂、中央美术学院交通工具设计系主任王选政、达索系统渠道技术总监及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冯升华、达索系统 CATIA 品牌销售总监包大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此次活动。

 

达索系统渠道技术总监、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 冯升华

 

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 刘丽兰

现场参加活动的还有 100 余位来自国内高校的师生们。此次活动由上海大学工程技术训练中心承办。专家学子共聚一堂, 探讨航空文化未来的发展, 共话科技创新与科学传播的力量。

首届 AERO-DESIGN 创新型民用飞行器设计大赛是由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与法国达索系统面向国内 10 多所拥有航空航天及相关专业的知名高等院校师生, 共同发起的一项专业级设计竞赛。旨在通过组织青年设计师参与竞赛, 提升相关专业学生的创新创意水平, 挖掘具有创新潜质的设计人才, 开发出更多具有创意的作品, 并为优秀青年学子搭建具有专业性、普遍性的创意设计展示平台。同时, 主办方也希望, 通过本次大赛激发专业师生的创作灵感, 在民用航空航天领域诞生更多的设计创举, 进一步促进中国航空航天设计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作为世界工业软件领域最知名的国际企业之一, 达索系统深知, 未来发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自 2005 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 达索系统已经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众多中国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 在专业教学中使用达索系统的 3D 体验平台, 与学校课程相结合, 培育青年创新人才。首届 AERO-DESIGN 创新型民用飞行器设计大赛, 是达索系统在 2017 年组建「3D 体验中国大学」后, 在教育方面深耕的又一举措。与此同时, 此次大赛以赛促学, 以赛选才, 通过竞赛的直观形式, 为高校改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提供了新的探索经验。

本届大赛于 2018 年 9 月 21 日在北京正式启动, 主题为「创新型民用飞行器」, 强调「科技·生活·未来」, 旨在让科技能为更广大的普通民众服务, 让每个普通人都能体验并享受科技的乐趣。

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 作为中国航空文化的倡导者、创造者、传播者、践行者, 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在全国各地组织开展了多场达索系列宣讲活动。通过现场进行达索系统 3D 体验平台的培训、教学与技术交流, 为广大高校师生带去了航空设计方面的新方向与新体验。这一系列活动, 不仅丰富了首届 AERO-DESIGN 大赛的内涵, 也进一步打造了企业与院校交流的平台, 拓宽了青年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选择, 为中国未来软件人才的培养、校企合作及院校的人才招聘开辟了全新的领域。

 

决赛答辩现场

 

决赛答辩现场

据统计, 参与本次活动的 10 多所院校内, 共有 272 支队伍、800 余师生参赛。通过专业评审的严格选拔, 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大学、东北农业大学等 10 支团队入围决赛, 最终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 4 支团队分获一二三等奖。这些获奖团队和选手, 代表了我国航空航天软件设计领域的未来新兴力量。

 

大赛奖杯特写

 

达索系统中国大学校长冯升华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 白志亮 颁奖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飞机设计院刘俊堂为大赛二等奖获得者 吴翰 颁奖

 

中国航空工业文化中心 主编黄敏 为大赛三等奖获得者 康瑞元、徐琰 颁奖

在 21 日下午举办的达索系统青年设计师文化交流论坛上, 来自达索系统代表、航空航天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本届大赛的获奖学生代表分别进行了主题发言, 并与参赛的现场学生、设计团队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一系列思想碰撞和智慧交流, 为现场师生献上了一堂精彩纷呈的科技大课。

 

获奖选手与嘉宾合影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