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设计带动产业的后湖思考

江湖传言,数数国内创意中心,北京有798,上海有莫干山,广州有红砖厂,成都有宽窄巷子,而在长沙,则有后湖。
2015年,后湖综合整治项目——中国(长沙)·后湖艺术园正式启动,长沙文化产业迎来了一次震动。通过道路建设、截污治污、拆违提质、生态治理、产业发展五大工程,一个无边界艺术园区崛起长沙中心城区。
后湖这个即将全面开园的艺术园区,吸引了一帮设计精英集聚:2018年8月,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项目签约正式入驻。这也意味着,设计行业顶尖人才和专业资源整合在这个“园中园”里拉开序幕。
名家设计室及设计精英为何集聚?集聚之后又带来了什么效应?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临时办公区里悬挂的展示板或许给出了答案,它写道:推动设计及其相关产业链发展。以此为目标的产业园,将重点打造空间设计、数字设计、视觉设计、产品设计四大产业板块,使之成为中部地区设计行业CDD(中央设计区)。
集聚的“偶然”与“必然”
在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执行董事安勇看来,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的由来,带点“偶然性”,又有它的“必然性”。
偶然性,还得从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傅忠成说起。
“他有一个梦想:一定要改变设计师孤独且单独的‘战斗’。”11月初,安勇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说,市场对于设计的需求并不单纯是一个东西,而是综合性的服务,但一个现实是,设计师并没有形成一股力量,常常“单打独斗”。
需求与现实的矛盾,使得集聚成为一种“必然”。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的构思,也由此而来。
“找地方至少找了两年半。”安勇说,这个由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牵头发起的产业园,在选址时曾考虑过长沙所有能去的地方。那么,为什么是后湖?
安勇分析认为,后湖有三个属性,即自然环境、人文脉络,以及艺术血脉,“有山有水,环境优美,周边围绕三所重点大学。此外,它本身就是湖南乃至中国艺术培训的基地”。
成立一线智造是希望能打造湖南设计的高地,创作的中心。另一方面,设计师现今的群体意识以及协作意识觉醒,和实现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现实需要,使得原来就具有人文艺术属性的后湖成为了与产业园特点相匹配的最终选择。
“抱团发展”下的上下游产业协作
落户中国(长沙)·后湖艺术园的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租赁的民居物业42栋,总面积约1.7万平方米,预计可以容纳40家左右的设计相关企业入驻。目前,已有24栋招商入驻。青年设计师代表,柒玖捌建筑与室内设计事务所创始人戴骏,就是这其中第一个开工改造设计室的代表。
“以前还不仅是孤独,‘单打独斗’面临了很多的问题。”戴骏接受潇湘晨报记者采访时分析,比如说,资源不能共享,信息不流通,没有捏起来成为一个产业,还各自为政,“我们的行业不能这样发展,这样没有好处”。
他举了个例子,假如在一个设计里面需要用到新材料,但这个材料在市面上还没有,那可能会像无头苍蝇一样去找;与之相反的是,如果设计行业上下游产业链里企业本身就在一起,那么大家就可以碰个头,协同合作来研发并且完成设计。“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沟通成本,都会大大降低。”戴骏说。
这也是戴骏,以及设计名家选择入驻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的一个重要原因——“抱团发展”。
按照眼下的设想,一线智造的组成,三分之一是设计师,三分之一是上下游产业链相关产业,还有三分之一是文创配套,也就是展示、培训、手工等区域。这个包含了设计、灯光研发、新材料研发、工艺研发等在内的产业园,打造了设计一体化产业生态链,上下游产业协同合作大有可为。
平台推动行业整体力量提升和拓展
与国内一些运营设计相关产业的平台公司,仅仅是设计企业注册在平台的模式相比,一线智造真正将他们聚集到园区办公。那么,这种模式所带来的集聚会引发什么样的效应?
在安勇看来,一线智造作为平台公司的存在,催生了设计产业新生的发展状态。
“更多的时候是把大家组织起来,对整个园区在产业方面的发展,效益上的发展,以及学术上的发展,做出深度的思考。”他说。从而,实现产业链集聚之后,设计行业整体力量的提升和拓展。
这种拓展可以是“抱团”之后大型设计项目的联合承接,也可以是未来的教育培训和设计室孵化。预计,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入驻后产值第一年不少于4亿元,第二年不少于5亿元,第三年不少于6亿元,集聚高端设计类人才600人以上。
“我们对园区企业入驻也设置了相应的门槛。”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总经理唐文汉说,目前,一线智造招商主要以设计为主,以设计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在唐文汉看来,一线智造实际上是一个让设计精英的知识产权产业化的创新园区,进而推动产业融合。
这个整合了湖湘一线设计精英力量,打造集知识产权转化、生态办公、文化展示、产业交流等设计产业综合服务平台,将形成国家一流设计经济示范区,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本,促进设计相关产业链的一体化发展。
链接
为城市建设和科技发展带来创新活力
截至目前,中国(长沙)·后湖艺术园已经入驻100余位艺术家和设计师,这个正在崛起的无边界艺术园区,成为了名家名企汇聚的后院。朱训德、张楠等大师慕名扎根,后湖国际创意小镇、一线智造设计产业园等文化产业项目也落子后湖。
后湖虽然刚起步,但集聚效应初显的它,正在影响一座城,它对于城市有机更新及生长的有益方向值得期待。在张楠看来,最早的城市是为了便于生产和生活而形成的聚集区,城市的规模扩大以后,生活和生产之间产生了距离,这些距离也带来交通等方面的问题。后湖艺术园对城市结构变化产生的影响,让聚合本身更有创意、更有价值。
作为一个集原创艺术创作交易、湖湘文化展示、艺术休闲娱乐及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宜居宜业宜商的创意高地,后湖的发展方向和产业探索有利于寻找到未来城市更新的一种模式。
这样的有益方向,大抵如朱训德所言。
朱训德认为,“一切的城市生命力,都来自于创新的思维,创新思维的孵化在于国际艺术区。就像巴黎塞纳河左岸和伦敦泰晤士河的南岸,艺术高地可能不直接产生GDP,但它一定能够给这个城市带来文化和旅游的活力,给市民带来高品质的文化艺术生活,为城市建设和科技发展带来创新活力。”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