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2021的4个预判!影响地产设计师的未来

楔子

新年伊始,每个人都会有些美好的愿望,良子也不例外。而要达成这些“美好”,可能需要对行业,对市场的变化多一些分析,早一些感知。

良子不是大V,也不是营销号,只是把自己对未来的一些“看法”拿出来和良有方的朋友们分享。如果预判被验证了,那也就是满足一些“小得意”而已;如果预判被“打脸”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坦然承认,虚心接受就好,因为这都是我当下最真实的“想法”。

如果能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一些作用,那我将万分荣幸。

02

增量市场

良子是一个建筑师,虽然已经没那么纯粹了,但好歹还是。

说到设计行业,那一定离不开房地产市场。

过去的20年,房地产开发养活了大大小小无数的设计公司和设计师。每一次的地产周期波动,都会带来下游设计行业的“腥风血雨”,裁员、降薪、法律纠纷不一而足。

预判1:

增量市场(住宅开发)速度将放缓,纯住宅业务回款将更难。

1.房住不炒的政策,将被坚定不移的执行。

2.地产融资政策收紧。

3.各地政府对购房者进行限购、限贷等政策措施。

4.一线城市对“楼市”进行控价,具有示范作用。深圳一、二手房交易都出台了指导价。

5.对从业人员(中介和自媒体等)进行约束,要求自律自查。

住宅开发市场放缓,必将传导至设计行业,表现为项目周期变长、修改多、回款艰难。

预判2:

增量市场(产业地产、文旅地产、商业地产)开发节奏将变慢,总体规模将缩小。

1.以上3种地产属性决定了对于资金的要求非常高。资金的沉淀量巨大,靠运营回款遥遥无期。

2.以上3类地产过往的开发,都是靠卖住宅回款来支撑。当住宅开发收阻之后,就成了无本之末。

所以,下游的配合设计单位也将面临不小的压力。已经上马的项目可能不会停,但还没有启动的,可能就不好说了。

其实,增量市场放缓是个不争的事实,而设计行业面临的就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困境。再加上很多企业的标准化体系已经建立,对于设计服务的需求将大大减少。配合的设计单位将进入”加量不加价“的尴尬局面。


03

存量市场

从理论上讲,任何的增量一旦建成都会变成存量。所以存量市场在不断的扩大,而存量更新的市场是”永续“的。

目前,各地政府主导的城市更新,多是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其数量是非常可观的,其改造的科目也是纷繁复杂的。

预判3:

存量市场(城市更新)将提速,既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下一个引擎“。

1.北京劲松小区积极探索,引入市场化方式创新出独特的”劲松模式“,实现社区长效良性发展。

2.涌现了愿景集团等一批运营商,以老旧社区为重点,通过打造多类型的安全、宜居“美好生活社区”,助力新时代经济增长、城市复兴,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

老旧小区改造对于习惯了增量市场设计服务的企业来说,是投入产出比极低的生意。而对于即将失业,或者面临转岗的设计人员来说,不失为一个机会。

这些项目大多都很小,又脏又累,但对于设计师的综合要求并不低,所以有志于做下沉市场的设计师也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市场——乡村振兴。其实很多设计师至今还不能清晰的分辨”文旅“和“乡村”的差别。

乡村振兴需要的是”种子项目“,它会发芽,带动乡亲们共同致富;它可以让年轻人回流,解决农村空心化的问题,给乡村赋能的。

预判4:

存量市场(乡村振兴)将遍地开花,”诗和远方“也许并不遥远。

1.东梓关村作为中国最美农民回迁房,不仅上了央视和春晚,还出现在了美国“Discovery”纪录片中。

2.“南坡秋兴2020”在河南修武大南坡村举行并引发较大反响。这一活动是基于”大南坡计划“,一个涵盖美学实践、文化发掘、社会美育、自然教育、地方营造、建筑景观以及展览出版、产品与空间创新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

目前这个市场都还是由”明星“建筑师在操刀,但我坚信“在地的”才是最合适的,本土的才是世界的。所以,农村这个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04

创新模式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苏轼的一首诗中提到的。每个行业中都有先行者,良子也观察到了一些企业和模式创新。

趋势一:设计+施工+运营

前文提到的愿景集团,是链家投资的一家企业,就是在老旧小区更新这个领域进行的创新实践。通过前端的设计和施工,进入老旧小区改造这个市场;再通过后端的运营指导前端的设计和施工。而链家作为二手房市场最大的数字化企业,既可以给老旧小区赋能,也可以源源不断的得到海量”新鲜的数据“。

另外一家在乡村振兴领域著名的企业叫——乡伴。通过为乡村引入便利的基础设施、环境和谐的建筑产品和富有创造性的人群三大要素推动中国乡村的文明化。

趋势二:设计、施工一体化

不管是城市更新类还是乡村振兴类项目,规模都比较小。而业主对于项目的要求倾向于“交钥匙工程”,这就需要设计提供的服务既要有室外,也要有室内,更要有景观环境设计的内容,这倒是暗合了“建筑师负责制”的要求,通过源源不断小项目的积累,或许真能使得建筑师负得起责任吧。

趋势三:装配式将取代传统作业方式

随着人力成本不断的高企,中国的人口红利将消失殆尽。精细化程度越来越高,产业化取代“农民工”现场作业的趋势越发明显。而内、外装配式企业不断的涌现、行业标准越来越集中、成本越来越低、适配程度越来越高,必将使得传统作业方式失去市场。

趋势四:数字化赋能

在上海十四五纲要中专门用了一个篇章阐述数字经济的发展规划。包括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持续提升;推进与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相适应的新型基础设施系统建设和超前布局。

而设计行业在城市建设中,特别是智慧城市,数字城市等方向上有广阔的应用空间。

05

结束语

市场发生着变化,行业发生着变革,而作为一个设计从业者,你有什么改变吗?

疫情带来了不确定性,也就是说考题变得更难了。而应对不确定性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综合能力,能够解决复杂问题,成为复合型人才。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