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岐山县人社局积极实施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重点突出贫困劳动力的赋能提能培训,以探索创新多元化培训模式为突破口,突出地域特色,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服务理念,努力打造培训“1+N”模式。
一是“培训+政策宣传”模式。利用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和政务网、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技能培训政策,并实地发放“岐山县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程宣传册”等资料5万余份,设立室外宣传牌22块,悬挂宣传标语217条,积极开展技能培训下乡和东西农民大培训活动,开展政策宣讲近百场次,培训人次达到2万人次,有效提高政策覆盖面和知晓率。创新宣传方式,组织培训定点机构深入群众开展以“社会保障,情系民生”为主题的专场纳凉晚会巡演,将脱贫攻坚政策宣传与文艺节目相结合,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和贴心的服务,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二是“培训+技能提升”模式。根据岐山县县域经济特点和贫困劳动力的多样化需求,结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灵活安排时间、安排地点,以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为宗旨,分类施策,注重课程实效性,严把师资关口,开展了家政服务、中式烹饪、农村实用技术等专业的培训,全面提升群众学习积极性与满意度。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三是“培训+扶贫扶智”模式。找准扶贫突破口,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在全县集中开展了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需求调查并归类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贫困劳动力培训奠定了基础,通过开展就业扶贫、社保扶贫、人才扶贫,使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提升技能扶贫、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和创业致富的精准服务水平。依托就业扶贫基地开展技能培训,突出示范引领作用。特邀西农大教授、宝鸡市心理学专家,从思想角度启发脱贫信心,消除“心理差距”增强“造血”机能,激发脱贫内生动力。2017年截至12月底,累计培训贫困劳动力1286人,已全面实现全县9个镇52个贫困村全覆盖,对参加80课时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发放生活和交通费补贴共计986人,49.63万元。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四是“培训+绩效评价”模式。建立“视频抽查制、现场检查制、电话抽查制、百分考核制”和培训质量、效果调查问卷评议机制,各培训定点培训形成追赶超越的良好态势,培训质量明显提升,受到培训学员一致好评。建立全年参训学员数据库、建档立卡学员数据库,逐库逐镇逐村逐班核实学员信息,避免了因参训人员大量增加而出现重复享受政策现象。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五是“培训+树立品牌”模式。突出地方特色,着力打造“岐山名厨”培训品牌。以弘扬名吃文化,打响岐山名吃品牌为目标,采取就业创业培训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员创新创业活力。服务妇女群体,着力打造“西岐家政服务”培训品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采取集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开展以家政服务、手工编织等内容的培训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农村妇女就业渠道。加强陕汽技校、宝鸡技师学院协作就业培训,大力开展企业岗前培训,着力打造“西岐工匠”培训品牌。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六是“培训+配套政策”模式。今年以来,岐山县委、县政府为了鼓励学员认真学习,打造“西岐工匠”品牌,出台了四项奖励性政策,为陕汽参训建档立卡贫困学员再鼓干劲,做好保障服务。一是设立奖学金,从党费中划拨专项资金4万元,其中拿出2万元用于奖励获得工匠班奖,优秀学生奖,发明创造三个奖项的学员;二是拿出2万元用于在行业、省级、全国技术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员。二是成立网络团支部,开设网上团校,由县人社局设立网络团支部书记,陕汽学校设立在校就读学员担任的团支部书记,岐山籍全体适龄学员全部拉入团支部管理。三是建立定期走访制,以协调解决学员家庭和学校存在的实际问题。四是举办学习成果展,每期学成毕业后在县上和学校联合举办学习成果展示汇报会。截止12月底共输送学员9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员52人,完成市上下达培训任务的800%,位居全市第一。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七是“培训+微型招聘”模式。为进一步拓宽培训学员就业渠道,努力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岐山县人社局在工作思路上找突破点、工作举措上找着力点,以建立“大群+小群”工作机制,确保技能培训全覆盖惠民工作无盲区。要求每个培训班学员加入“岐山就业”公众微信,便于及时了解人社部门相关政策及培训开班情况,同时建立培训学员班级群,进行培训交流、政策宣传、跟踪服务、信息推送。积极组织培训机构下乡开展培训学员“微型”招聘会,实现培训就业无缝对接。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八是“培训+实训拓展”模式。对传统的SYB培训进行了补充式的创新,特推出以“创青春、正能量”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班及“新时代、心动力”为主题的大学生创业培训班。主要分为SYB课程、创业拓展实训、创业分享、创业指导四大板块,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打造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九是“培训+服务发展”模式。县、镇、村、培训机构形成合力,聚力发挥技能培训服务“家庭个人、重点企业、特色产业”的最大社会效益。根据产业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际需求,着眼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积极组织实施短期培训、中长期培训,重点开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汽车零部件企业岗前培训,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十是“培训+典型引领”模式。针对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模式,在该县凤鸣镇八角庙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培训,引导20多户贫困户种植樱桃30多亩,为脱贫奠定了基础。针对安乐村猕猴桃产业有针对性的对19户贫困户种植的20.5亩猕猴桃、14.6亩樱桃进行产业技能提升培训,作务技术进一步提高。枣林镇贾家村贫困学员李会娟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后在西安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月收入4000元。凤鸣镇朱家塬王菊燕今年参加培训后,先后在西安、宝鸡等从事家政服务工作,月收入3000-4000元,改变了家庭现状。青化镇贫困学员李改娟在西安从事月嫂工作,月收入4500元。雍川镇麦禾营村袁彩丽培训后通过就业推荐与西安长安区从事月嫂工作,月工资4500元左右。益店镇益合村苟俊会现在县内从事月嫂工作,月收入4000元。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陕西岐山:倾力打造培训“1+N”模式 聚力助推就业扶贫工作
.